即使是面積不大的小家,也能滿足自己的收藏小愛好。
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屋主是一對年輕的夫妻,除了他倆以外,家里還有三只可愛的喵星人。
男主人的職業(yè)是廚師,女主人從事文化類的工作,家里有很多中式和日式的器皿類收藏品,動物、植物花草、中式家具和歐洲的中古家具,共同營造了一個復古又有質(zhì)感的家。
戶型:兩室一廳一廚一衛(wèi)
使用面積:80㎡
花費:60萬元
位置:北京 朝陽
原始的戶型比較傳統(tǒng),一打開門直接面向的就是起居室,沒有玄關來增添空間層次感;餐廳在空間的角落,采光比較差,利用率也被降低了。
儲物的空間不足,也沒有可以展示收藏品的地方。
設計師面對的最大問題,就是如何在有限的面積內(nèi),根據(jù)年輕人的生活方式,優(yōu)化動線和每個空間的使用面積,來提高居住質(zhì)量。
(圖片來源:住范兒-公眾號,侵刪)
原始戶型圖
在改造過程中,通過部分通頂?shù)亩ㄖ乒耋w,很好的解決了儲物問題,還預留了部分開放格,可以作為藏品的展示空間。
對廚房和餐廳的需求最大,所以更換了起居室和餐廳的位置,餐廳處的陽光更為充足,從廚房出來的動線也更方便。
主衛(wèi)與客衛(wèi)合為一個空間,通過定制化的需求,來滿足不同的使用習慣。
(圖片來源:住范兒-公眾號,侵刪)
平面布置圖
定制柜體與中古家居柜協(xié)調(diào)分配,綠色區(qū)域的定制柜體以收納功能為主,輔有部分展示的功能;藍色區(qū)域的中古家居柜,以展示功能為主。
(圖片來源:住范兒-公眾號,侵刪)
在動線上也做了比較大的改動,餐廳圍繞餐桌為中心設計了環(huán)形動線。
壓縮了主臥的面積,擴大陽臺區(qū)域,并增加了一條走廊,從主臥和次臥都可以順暢的到達作為公共區(qū)的陽臺。
拆掉原來的衣帽間,將衛(wèi)生間的使用功能進行了優(yōu)化,從臥室區(qū)域通向衛(wèi)生間的動線也很靈活。
(圖片來源:住范兒-公眾號,侵刪)
玄關
玄關區(qū)域由通頂?shù)亩ㄖ乒耋w分隔開來,開門也不會一覽無余的把室內(nèi)空間暴露出來。
從衛(wèi)生間和臥室之間的墨綠色走廊,剛好可以看見玄關處的定制柜,劃分出展示器皿的空間,做了透明的柜門設計,不用擔心積灰的問題。
(圖片來源:住范兒-公眾號,侵刪)
對面的條案上,擺放了一些奇石、木雕一類的中式風格藏品,精致就從這些細節(jié)處體現(xiàn)。
(圖片來源:住范兒-公眾號,侵刪)
餐廳
餐廳正中央是兩米長的櫻桃木餐桌,搭配原版的歐洲中古餐椅,家里招待再多朋友也不用擔心坐不下。
(圖片來源:住范兒-公眾號,侵刪)
餐廳的東側(cè)提前預留了壁龕,剛好放下中古餐邊柜,搭配灰綠色的墻漆,復古又精致。
櫻桃木的餐邊柜兼具收納和展示,屋主喜愛的日本手工陶作和各類玻璃杯具錯落的擺放整齊。
(圖片來源:住范兒-公眾號,侵刪)